c
多功能车刀结构的确定多功能车刀的结构是在上压式切断刀的结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它解决了原来的上压式切断刀与靠切削力夹紧的切断刀的缺点。它由刀体、刀片、压板、螺钉等组成。在确定刀体结构时,主要有两个难点需解决,一是刀体材料的确定与刀板的加工,在使用中,要求刀板既薄又要有很好的刚性和强度,二是定位方式的确定,使其既能承受径向力,又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力。 刀板的确定因为多功能车刀是以切槽、切断为主,因此在切削过程中要求刀板****很薄,并且要有很高的强度,因为刀板上装夹刀片处距刀板**部距离很小,因此容易碎裂,刀片易掉下来,在热处理时 要求这一点的硬度较其它处要高。由于它同时又要车外圆与端面,又要求刀板具有较好的刚性和韧性,使车削时刀板能尽量稳定,减少颤动,同时又可产生一个微小变形,但并不折断,经反复试验,刀板材料确定为弹簧钢,硬度HRC43~48。 由于采用了双V型槽圆弧型刀片,要求刀板装夹刀片处也**是圆弧型的,同时由于刀板是靠弹性力夹紧刀片的,所以要求弹性孔距刀板上壁很近,因此用一般铣床是很难加工出来的。最后经过编程,由线切割机床加工出来。 刀片定位方式的确定普通切断刀的定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V型槽定位,这种定位方式可承受较大的径向力,但承受轴向力能力较差,另一种是双V型槽定位,承受径向、轴向力能力都很强。之前我们介绍了刀片热处理,相信大家对此已近有了一些了解了,但对各种圆刀片及刀片材料差异性热处理研究不深。从事热处理工艺工作近40年的我,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深感识别刀具和刀具材料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操纵的重要。下面就不同刀片的热处理进行简朴先容: 车刀条 按GB4211尺度,可将车刀条分为正方形和矩形两种。车刀工作前提比较恶劣,一般不加冷却液,有干切削、重切削、断续切削、高速切削等,要求车刀应具有高的**性和高的红硬性。针对上述情况,热处理工艺为:1230~1240℃高温加热奥氏体化,金相级别可达8~9级,而后回火4次,过热3~4级(矩形车刀过热1~2级),良好组织硬度65~67HRC。实践证实,车刀过热才经久**,在1990年曾对过热5级的12×12方车刀进行寿命检测,结果3条试样都达一等品尺度。 滚刀 滚刀属于比较昂贵的金属切削刀具,要求具有高的红硬性、**性,所以淬火温度比较高,但比车刀略低,常在1225~1230℃,580~620℃分级,组织金相级别9.5~10级。**次回火宜用350~380℃或二次贝氏体处理,然后再进行550℃×1h的高温回火3次,过热1~2级,甚至3级,良好组织硬度可达65HRC以上。 滚刀固然是轻易处理的刀具,但对模数6以上的大滚刀,因为其硬度不高和键槽易裂的特点,必需严加防范